澳客彩票网_足彩比分直播¥app|下载

<图片
澳客彩票网 > 新闻中心 > 省内外动态

【云南】向“新”而行 以“智”提质 云南首个高原山区智慧梁场投产

发布时间:2025-07-10 20:19 信息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近日,云南省首个高原山区智慧梁场示范项目——云南交投集团云岭建设有限公司师丘高速第二总承包部智慧梁场建成投产,标志着高原山区公路梁场智能化迈入新阶段,为山区桥梁建设开辟了一条科技赋能的新路径。

1938899998.jpg

因地制宜:创新突破的云南方案

师宗至丘北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路线长约30.476公里,沿线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红线分布范围广,桥隧比高,不具备线外梁场选址条件。尤其是控制性工程10公里桥梁群,沿河谷分布,桥梁间多以短路基衔接,场地空间局促,总设计梁板2261片,其中岭黑大桥至纳达大桥段设计桥梁21座(单幅计),989片箱梁更是需要在9个月的工期内全部预制完成。按照传统的建设方式,需要三个梁场才能完成箱梁预制,而现场仅有440米长的路基可用于一个梁场的建设,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引进和应用新质生产力,成为了唯一破局之道。

mmexport1751256425605.jpg

传统的梁场占地面积大、投资规模大、复垦难度大,容易造成资源浪费、降低生产质量和效率等问题。为突破困局,云南交投集团云岭建设有限公司师丘高速第二总承包部的建设者们在“巴掌大”的工作面上开展技术攻关,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决定在唯一具备条件的17.2亩路基挖方处建设智慧梁场,并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智慧梁场满足“零纵坡、全直线、快运输、高耐久”的场地建设需求。建设者们不惧挑战、日夜奋战,仅耗时3个月的时间,智慧梁场从无到有、拔地而起,打破了智慧梁场对大面积平整场地的依赖。

mmexport1751256457606.jpg

智慧梁场:技术驱动的效率革新

师丘高速第二总承包部智慧梁场,如 “超级工厂”一般,正改写着传统桥梁的建设模式。梁场内部,钢筋加工、移动箱梁模板台车、混凝土浇筑、智能蒸养等多个功能区有序排列,工序衔接“一气呵成”。整个制梁过程无人运输、上料,只需工人简单操作设备、发布指令。

mmexport1751256463769.jpg

师丘高速第二总承包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梁场钢筋加工采用立式钢筋弯曲中心,相较于传统钢筋加工,高度自动化的操作将需要的7人作业缩至3人,减员57%;在毫米级精度下,制筋效率提升3至5倍。同时,运用自制焊机移动桁架,在满足自由加装挂钩、线槽等配件的同时,还具备收纳焊枪、电缆线或其他常用辅助工具的功能,极大提升了日常操作的便利性。固定的焊机位置,能有效避免焊机违规放置,并同时减少电缆线缠绕拖地引发的安全隐患,焊工操作效率提升40%以上。

mmexport1751256474747.jpg

作为国内智慧梁场领域的首创应用,师丘项目智慧梁场的7套整体移动箱梁模板台车,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台车整体摆脱传统电缆束缚,消除了现场漏电隐患,实现了无间断自由移动,转场效率翻倍;60个附着式高频振动器支持远程分组独立控制,IP65级防水防尘设计使设备损坏率降低80%,可最大程度确保混凝土密实度与施工连续性。模板内侧采用铝合金面板,轻量化特质使模板整备时间缩短一半,高精度的加工工艺使混凝土成型后外观平整、光滑,避免后期修补。模板台车还具备红外线探测系统,实现“遇障即停”,安全系数全面升级,有效保护了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mmexport1751256483072.jpg

据介绍,在同等规模下,传统梁场一个月只能生产约43片预制箱梁,而智慧梁场可以月均生产100至120片左右,制梁效率提高至少45%。与效率同步提高的还有梁板的外观质量,每一片梁基本都能达到“镜面效果”,且钢筋保护层合格率稳定在98%左右。此外,智慧梁场的室内作业模式,有效克服了天气对施工的影响,保障了施工进度的稳定性,助力高速公路建设“加速度”。

绿色建造:生态与效益的双赢

智慧梁场内,地上交错布局的“火车轨道”清晰可见,浇筑成型后的箱梁坐上“小火车”进入“桑拿房”,中控系统根据电脑设定的温度、湿度、时间自动对箱梁表面进行蒸养。

在“桑拿房”内,无论外界天气如何,箱梁都能享受到适宜的养护条件。作为“桑拿房”的生物质智能蒸养窑,其搭载的PLC控制系统将温湿度误差控制在±2℃与90%以上,14-16小时即可达到传统工艺7-14天的养护效果;蒸养窑采用秸秆、木屑等农林废弃物作燃料,配合蒸养窑的循环热流设计,热能利用率提升30%以上,能耗较传统蒸汽锅炉降低约40%、用电成本减少约50%、碳排放减少约70%,绿色与效率兼备。其生物质能源利用模式每年可消耗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约9000余吨,年碳减排约13000余吨,相当于种植1063.37棵树的碳减排量。蒸养窑一键启动全流程养护,自动恒温,无需人工值守;搭配窑门自动启闭装置与轨式台车运输系统,实现梁体进出窑的无人化操作,全流程无人化操作减少60%人工,养护数据实时上云,质量追溯一目了然。

在智能开模区,通过智能液压系统控制开模动作,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精确地控制开模速度、行程,均匀分布开模力量,避免模板因受力不均导致的模板变形或损坏,规避传统人工暴力拆模的弊端,极大保证了模板的使用寿命和箱梁的成型质量。高度自动化的开模能显著减少人工需求,降低人工作业强度,最大程度减少安全生产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梁场搭载了数字孪生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BIM技术、大数据分析三大技术的深度融合,1:1构建梁场数字虚拟模型,实现原材料进场到箱梁生产架设全流程数据记录与智能管控。管理人员可远程监控设备状态、生产进度、质量数据,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通过模拟仿真功能,对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仿真预演,优化决策;基于历史数据与算法模型,可实现设备故障预测开展预防性维护,进而减少停机损失,通过材料消耗趋势提供调配参考,合理匹配生产要素,让管理效率呈指数级提升。

创新引领:山区公路建设的新标杆

师丘高速项目智慧梁场的建设,不仅是一座梁场的技术升级与创新实践,更是对山区公路建设行业发展方向的积极探索与引领,为山区桥梁建设开辟了一条科技赋能的新路径。

在智慧梁场里,989片箱梁正以每天4片的速度高效产出,向着256天工期目标稳步推进。与传统模式相比,这里实现了“三降三升”,即“安全事故率降、生产能耗降、人力成本降;生产效率升、质量合格率升、管理效能升”。作为高原山区公路智慧梁场新标杆,它为传统交通建设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与示范,推动山区公路建设行业朝着更高效、智能、绿色的方向迈进。

有了智慧梁场等“四新技术”的“加持”,师丘高速的建设“进度条”持续刷新。截至6月27日,师宗至丘北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路基工程完成81%;桥梁工程完成58%;隧道单洞长21.79公里,完成92%,累计完成产值44.2亿元,占比总造价的77%。师丘高速这条滇东的南北纵向运输大通道,是云南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对加快沿线旅游开发、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